榆苑情缘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榆苑情缘->正文

30年隐入尘烟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0日 18:19 来源:现代农学院

1992级农学班 郭小荣

前几天收到母校1995届校友毕业30年返校活动邀请函,恍然间有一种白驹过隙之感,想起孔圣人曾面对江河感慨:“逝者如斯夫,不舍昼夜”。

30年前,怀惴激情与梦想,用自带的五指梳梳理了一下凌乱而浓密的黑发,轻轻地挥一挥手,潇洒地留下一个背影离开母校走向社会。没有带走一片云彩,带走的是母校的殷殷嘱托和敬爱的老师三年来的谆谆教诲,带走的是亲爱的同学三年地久天长的真挚友谊,带走的是校园三年青春芳华的甜蜜回忆。

1995年,根据官方数据,全国大学毕业生总共80.54万,其中专科生占到48万之多。那一年,我们还是幸运儿,还在国家毕业包分配的红利政策范围内,也就是说拿着学校的派遣证,回到当地人劳局报到后就算公家人了。我是7月14日去的县人劳局报到,为的是当月能领到全额工资,如果是7月15日报道的话,当月只能拿半个月的工资。当然分配单位有好有坏,但总有面包吃,只不过有好面包与不好面包之分,不像现在的大学生,存在毕业后有面包与无面包之分。

初入职场的小白我,主打一个工作认真细致、干脆利落,做好领导交办的每一项工作,在平凡的岗位默默耕耘。没有工作经验,没有实践能力,只有青春、热血和汗水。在老同志的带领导下,下基层、到田间、走乡镇、进村庄,与农民同吃同住同劳动,边干边学边提高,努力做到“知行合一”。渐渐地,在单位从“小荷才露尖尖角”的业务骨干到“杨家有女初长成”的事业小成。

30年的风雨历程,工作中既有激情燃烧岁月的豪迈与畅酣,也有山路十八湾的无奈与心酸;既有挑灯看剑的情怀,也有闻鸡起舞的敬业。可能是性格使然,闲不住自已找事做,用“山不走过来,我就走过去”的理念创造性开展工作。工作用一个字总结是“忙”,两个字总结是“很忙”,三个字总结是“非常忙”;当然也见到太多的挑肥拣搜事、扯皮推诿事、各自为政事,可谓是“两岸狼声啼不住”。生活中的烦扰事、闹心事、开心事、伤心事、儿女事、父母事、大事小事、好事坏事一件接一件,可谓是“才下眉头却上心头”。总之,不管是工作也好生活也罢,每遇一件事,本着“凡事预则立,不预则废”的原则,用太极无影八卦掌巧妙化解,最终是“轻舟已过万重山。”

“花开花落年复年”。时光老人日复一日年复一年,以自已的节奏慢悠悠前行。在时光的隧道里,30年仅仅是一个小小驿站,我们在这个小小的驿站打了一个小小的盹,醒来后发现己是千里万里之外了。记得30年前在毕业班会上,系主任曾以毛泽东“自信人生二百年,会当击水三千里”名句鼓励我们豪迈而积极进取走向社会。老师的话我们铭记在心,初心不改。我们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默默奉献自己的微薄力量、发光发热,为建设美丽中国添砖加瓦,我们意气风发,我们豪情满怀,我们信心百倍。30年前同学别离方是青春期,30年后同学再聚已是更年期。有青丝变白发的,也有秃顶导致自带的五指梳下岗的,还有内分泌失调的,还有糖尿病高血压的,你们以另外一种方式为国家的医药事业做着积极贡献,向你们致敬!还有个别同学已经成为地下工作者,保密性极强,无法联系。

各位亲们,凡是过往皆为序章!岁月赠我风霜,我回岁月微笑。人们常说这个社会越来越浮躁、越来越虚幻、越来越焦虑。其实就好比“风吹幡动”争论,一僧说“风动”,一僧说“幡动”,慧能则言“不是风动,不是幡动,仁者心动”。只要心静了,这个社会就静了、就不浮燥了,就不焦虑了。各位亲们,已步入知命之年应该是洗尽人间铅华,看淡一点看远一点看透一点。人生如棋,识棋理、懂布局,下棋方能赢得主动获得胜机;知进退、明得失,人生才能从容自如走向成功。“弱水三千只取一瓢饮”,做自已喜欢做的事,种好自己的心田。人生就是一场旅行,生命的精彩在于沿途风景而不是目的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