父与我的绥师情缘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05日 09:30 来源: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1992级普师1班 雷艳茹
1992年8月,对于我来说是意义非凡的时刻。居住在小山村的我,即将前往30公里外县城的陕西省绥德师范学校求学。父亲执意送我,一路翻山越岭,抵达绥师大门口时,他望着熟悉的校门,眼中满是感慨。他缓缓开口,原来60年代他也曾在此求学。两代人,跨越三十年,与同一所学校结缘。那一刻,看着父亲欣慰的神情,我内心不禁思索:我是他的骄傲吧?他会因我而感到自豪吧?这份独特的羁绊,承载着两代人的希望与梦想!
火炉边的情谊
在记忆深处,冬日宿舍里的生火炉是温暖的象征。那时,男女宿舍同处一幢楼,取暖全靠那熊熊燃烧的火炉。宿舍里有个生性腼腆的女孩,每次轮到她值日生火炉,总是犯难,对着冰冷的炉子手足无措。生性热情的我,不忍看她着急,便主动上前帮忙。生火时,我们一起拾柴、引火,在烟火缭绕中,笨拙地调试火候。一次次生炉的经历,让我们的交流越来越多。不知不觉间,这份因生火炉而起的互助,悄然化作深厚的友谊,温暖了漫长寒冬。
爱笑女孩的烦恼
记得我们班有个姑娘,模样生得标致,中等身材,圆润的脸庞上嵌着一双灵动的眼睛,仿佛藏着万千星光。而最让人印象深刻的,是她那灿烂的笑容,无论面对何人,相识与否、关系亲疏,她总是笑意盈盈,如春日暖阳般驱散寒意。
这极具感染力的笑容,让她成为人群中的焦点,却也带来了意想不到的困扰。不少异性被她的笑容吸引,误以为那是独有的好感信号,几个男生同时倾心于她,一场复杂的多角恋悄然展开。她陷入苦恼,不知如何是好。我看着她为此焦虑的模样,认真告诫道:“你的笑太迷人了,以后可别总这样笑了。”她听取了建议,渐渐收敛笑容。随着时间推移,那些因误会产生的情愫逐渐消散,她也终于逃离了情感的纷扰,回归宁静。
运动会上的意外之喜
一年一度的田径运动会如约而至,我满怀期待地报名参加了铁饼和标枪两个项目。平日里,标枪是我的拿手项目,训练时的优异成绩让我信心满满,满心以为能在标枪比赛中大放异彩。
然而,比赛当天却发生了戏剧性的一幕。标枪比赛时,我发挥失常,成绩远不如预期,心情瞬间跌入谷底。可当轮到铁饼项目时,我调整状态,奋力一掷,铁饼竟划出一道漂亮的弧线,飞出了意想不到的好成绩。最终,我凭借这一掷斩获了铁饼比赛的第一名。
不仅如此,我们班其他同学也表现出色。因为班主任是体育马老师,平日里悉心指导,我们班在这次田径运动会上势如破竹,斩获多项荣誉,取得了傲人的总成绩,那欢呼与荣耀的时刻,至今仍历历在目!
女篮赛场的逆袭时刻
从未想过,训练时间短、动作不规范、连比赛规则都一知半解的我们,竟能在学校女子篮球赛上创造奇迹。赛场上,我们凭借着一股不服输的拼劲,一路过关斩将,闯入决赛。与四班争夺冠亚军的那场比赛,堪称惊心动魄。最后几分钟,比分焦灼,我们全队人员绷紧神经,严防死守,不让对方有丝毫得分机会,同时巧妙地拖延时间。当终场哨声响起,比分定格,我们以一分优势险胜,那一刻,欢呼声瞬间引爆全场!
庆功的欢乐时光
夺冠的喜悦还未消散,班主任便将一份惊喜送到我手中。作为女子篮球队队长,我被赋予了组织聚餐的“大权”,所有花费都由班费报销。队员们得知消息后,脸上洋溢着灿烂的笑容。聚餐时,大家围坐在一起,分享着比赛中的难忘瞬间,欢声笑语不断。这次篮球赛,不仅为班级赢得了荣誉,更让我们收获了珍贵的友谊,那些拼搏与庆祝的画面,永远定格成青春最美的记忆。
宿舍楼分隔的青春界限
学校扩建后,旧建筑轰然倒下,崭新的男生宿舍与女生宿舍拔地而起。这两栋楼如同无形的屏障,将男女生的生活空间彻底分隔开来。校规明令禁止女同学踏入男生宿舍,男同学也不得进入女生宿舍,曾经在校园里肆意流淌的男女同学间的欢声笑语,瞬间消散无踪。
曾经,课间走廊里互相调侃的热闹、结伴而行讨论问题的场景,都成了回忆。如今,宿舍楼前的小径仿佛横亘着楚河汉界,大家远远望见彼此,也只能点头示意。青春的交流变得小心翼翼,少了往昔的自在随性,那道关于宿舍楼的禁令,就这样悄然改变了校园里的相处氛围。
毕业前夕的温暖羁绊
临近毕业的前一周,教室里弥漫着离别的淡淡愁绪,谁也没想到,一场意外打破了平静。班里一位同学毫无征兆地突然晕倒,惊慌过后,男女同学迅速行动起来,有人搀扶、有人联系老师,大家匆匆忙忙将同学送往医院。在医院里,一位男同学主动留下,日夜悉心照料。他跑前跑后拿药、守在病床边安抚,细致入微的关怀让所有人动容。
命运的红线悄然缠绕,这段特殊时期结下的情谊延续到了毕业后。曾经教室里的同窗,在岁月的见证下携手同行,组建起美满幸福的家庭。毕业前这场惊心动魄的意外,不仅拯救了健康,更成就了一段美好的姻缘,成为大家记忆中最难忘的温暖篇章。
实习时光:初入教坛的成长之旅
第三学年的最后一个月,我们要自己联系单位实习。我踏上了回当地小学的实习之路,地点是刘川中心小学。初到校园,面对陌生的教学环境与工作内容,我满心忐忑,如同一张白纸般懵懂无知。
那段日子里,我紧紧跟在指导老师身后,认真听课、仔细记录,学习如何备课、授课,如何与学生相处。课堂上老师从容的讲解、与学生的互动,都成了我汲取经验的源泉。在不断的观察与学习中,我慢慢对教学有了初步的认知。时光飞逝,一个月的实习期转瞬即逝,这段宝贵的经历不仅让我收获了教学知识,也为我的学业画上了圆满的句号,助力我从校园迈向更广阔的教育天地。
抓阄定教途
1995年7月我们毕业了!作为定向生,毕业分配的方式竟是抓阄,绥德县各个小镇名称被写在纸条上,投入纸箱。手伸进去的那一刻,心跳声清晰可闻,命运的齿轮也在此刻开始转动。当展开纸条,“定仙墕”三个字映入眼帘,我的职业生涯就此被这小小的纸条敲定。没有犹豫,没有退路,带着对未来的憧憬与忐忑,我奔赴离我家60公里的偏僻小镇定仙墕镇中心小学上班。从此,那里的三尺讲台、纯真孩童,成了我漫漫教学之路的起点,一段充满未知与希望的旅程正式开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