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苑情缘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榆苑情缘->正文

校友高秋燕:做榆林文化产业的探路者

发布日期:2020年08月26日 19:49 来源:

校友高秋燕:做榆林文化产业的探路者


高秋燕,女,陕西榆林人。1984年一 1987年,在榆林学院外语系学习。大学 毕业后曾在榆林工业学校执教,并兼任校团委书记、女工委主任。后下海创业, 创办了榆林市名人风采策划有限公司、榆林市创意文化发展有限公司,她还是榆林长城保护志愿者协会、“剪艺人生手作之美”手工室发起人。她担任的社会职务有陕西省海外联谊会理事、陕西省妇联执委、榆阳区政协委员、榆林市女企业家协会副会长、榆林市旅游协会常务副会长。

2014 年,高秋燕被榆林市委组织部和人才办授予 “榆 林现代服务业领军 人才”称号;2015 年,荣获全国第四届创新创业比赛(陕西赛区)第二名,并代表陕西省参加全国总决赛; 2017 年,荣获陕西省文物局授予的“社会参与保护文物先进个人”的称号,这是陕西省自新中国成立以来首次集中单独表彰文 物行业以外的社会参与保护文物先进个人; 2018 年,她创办的企业被榆林市委宣传部授予“榆林市首批文化产业领军企业”荣誉称号。

挑战自己,投身商海

西部大开发的春风吹响了 “以商闻 道”经济时代来临的号角,当时已经从 教多年的高秋燕决定挑战一下自己,在 塞上驼城开启了广告行业的创业历程, 创建了榆林市名人风釆策划有限公司并 担任总经理。

当时的榆林城区,街面上几乎看不 到多少文化的点缀,公交车、出租车、 街道两侧,几乎保持了原始的面貌。当 高秋燕意识到这一切的“不正常”后, 她下定决心,要改变现有这种缺乏生机 的状态,于是开始四处奔走,与公交公 司、出租车公司商量,经过10多次的沟 通、谈判,终于打动了他们,从此榆林 的公交车、出租车才裹上了广告的外衣, 形成一道靓丽的风景线。正是由于高秋 燕的坚持不懈,开创了榆林市车体广告 事业的先河,也打破了人们固守的思维。

高秋燕凭着坚韧不拔的毅力,凭 着超强的学习能力一路艰辛走来,公司 的业务也从户外广告拓展到大型活动策 划、展览展示、旅游规划与策划、文化交流等,成为了同行业的翘楚。

探索研发本土文化产品

—林文化的传播者

过去外碱,只能选择红枣、粉条、杂粮等土特产作为纪念。在广告 市场摸爬滚打多年,高秋燕发现榆林市 场上缺乏有文化内涵的特色旅游商品。

“物流业发展迅速,土特产成了走到哪 都能买得到的东西。而文化产品不同, 它具有一定的地方元素和品味,馈赠产品更要显示出榆林人的品格和档次,也 要反映出榆林深厚的文化底蕴,不能让外认为我们榆林人有钱没文化。”

2006年,高秋燕痛下决心,立足榆林本土文化,深度挖掘,细心钻研,研发出了六楼文化系列文创衍生品一六楼立体拼图、六楼魔方、六楼文化碗,产品很快得到了社会各界的高度认可与喜爱,被大家称为“让榆林人有面子的文化产品”。

2012年,高秋燕又创建了榆林创意文化发展公司,开始深度挖掘榆林传统文化的精髓,探索开发具有本土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旅游纪念品。那段时间,高秋燕经常到碱的老街、小巷寻找灵感。当思路和方案确定后,她当即在公司组建了研发团队开始了新的领域的探索。

截至目前,高秋燕已经自主研发了陶瓷系列、非遗剪纸系列、真丝文化艺术围巾系列、羊文化衍生品系列、传统手工饰品系列、沙画系列等6大类80多种文化产品,突出了浓厚的榆林文化气息,呈现出了超凡脱俗的高雅气质,实现了生活艺术化,艺术生活化的研发理念,每一件产品都真正成为了陕北文化的传播者。截止20185月,公司的文创产品中有32项获得了国家知识产权颁发的专利证书,274项作品进行版权登记。同时也获得了榆林市首届旅游品评选大赛创意类银奖。公司被榆林市旅游 局授予旅游商品定点生产单位,高秋燕被同行誉为榆林文创产品研发第一人。

20165月,高秋燕研发出的系列 剪纸风格的羊毛毡文创产品和传统手工 饰品,成为了在西安举办的“G20”峰 会妇女大会指定用品;“秦人秦地”羊毛毡手提包为20167月陕西省省政府在北京举办的迈向世界的陕西推介会上 唯一指定纪念品;公司研发的传统手工盘扣饰品在“G20”峰会妇女大会上也得到与会者的一致喜爱。著名主持人杨澜、中科院院士、著名建筑设计师张锦秋、二十国的妇女代表们纷纷为该系列产品代言。公司研发的传统手工文化元素文创产品也得到了陕西省委、省政府 的高度认可,现已成为陕西省指定的外事文化礼品。后经各界朋友推荐,公司生产出的文创产品被带到英国、法国、德国、美国、意大利等10多个国家,成为了榆林市对外文化交流的首选礼品,使榆林文化走出国门,迈向了世界。

创办“剪艺人生-手作之美”
公益平台—
统文化继承者

“推广榆林文化,不是一朝一夕的事,也不是一个人的事,必须由大家共 同完成,这是一种社会责任。”20155月以来,高秋燕在公司的创意文化展 室里免费提供场地、彩纸、剪刀,开展每周一次的剪纸艺术沙龙,还邀请榆林市剪纸名家举办公开课,为剪纸爱好者传授技艺。

高秋燕说,目前她在微信里建起了 “剪艺人生手作之美”的交流群,报名参与剪纸的女性都有固定的工作和稳定的收入,但她们内心里一直都期待有一个高层次的学习剪纸和传承手工技艺的场所。“我每周三利用2-3小时的晚上时间以剪纸和手工的名义举办沙龙,既传承中华文化,又分享生活心得,我们笑称这是榆林女人最高规格的,夜生活,这是每周一次榆林婆姨们以剪纸为主题的晚自习。”

目前,“剪艺人生,手作之美”公开课,已成为榆林对外民间文化交流的重要窗口,截止目前总共接待了来自美 国、英国、匈牙利、意大利、新加坡、埃及、南非、日本、韩国等25个国家共 200多位国际友人。

高秋燕经常说,文化交流不仅让外面的人走进来,还要将本土的文化带出去。201610月,高秋燕又随同陕西省妇联主席龚晓燕率领的省内15名妇女赴乌兹别克斯坦、哈萨克斯坦进行“指尖上的丝绸之路”为主题的文化交流活 动。2017年,她受邀在陕师大为来访的丝路沿线国家的妇女进行剪纸培训。2018年,在上合组织首届人

民论坛上为来访的各国妇女代表培训剪纸技艺。通过一次次的国内、国际文化交流,高秋燕将陕北的传统文化推向了世界,得到各界的一致认可!

长城脚下的长城人

   20年的长城保护志愿者

高秋燕是一个长城爱好者,也是一个长城保护志愿者,一个生在长城脚下 并在长城脚下长大的她,从小对长城有 着崇高的敬畏与热爱。上世纪80年代 她在榆林学院读书时聆听过一位徒步考 察中国长城的“奇人”刘雨田的演讲; 1987年为前来中国考察长城曾被警方怀 疑为“特务”的英国人威廉•林赛(现 为国际长城之友协会主席)当过翻译;1998年第二次与这位英国人开始她的 “保护长城志愿者”梦想,通过大量阅读和走访,她对长城特别是榆林长城有更多了解。

2005年,为配合威廉林赛“万里长城百年回望”项目陕北长城段拍摄和研究工作,她用3个多月时间一边阅读威廉-林赛英文版著作《独步长城》, 一边找到书中描写18年前生活在长城脚下的陕北老乡若干人了解长城的过去。全程陪同威廉在榆林的研究工作后,她撰文发表在《跡日报》《陕北文化研究》等刊物上,呼吁更多的人一起来保护 长城。

2007 ~ 2009年,她多次撰文发表有关长城保护文章引起榆林市主要领导高度关注,她和团队在榆林策划为期10“万里长城-百年回望"大型广场展,吸引约5万人关注,在她的努力下,这位英国人成为了榆林的网红,并被市委、市咖授予了“荣誉市民”

201512月,她发动身边80多位志愿者在榆林镇北台上为美国患重病的孩子祈福,该新闻上了中央电视台“新闻联播”。

2015年开始,她拿出公司最好的600平方米位置举办“榆林长城主题展馆”,该展已接待36000多位观众,年均支出费用50多万元。

2016年,她和志愿者们全程策划威廉.林赛30年长城分享之旅榆林段6场 活动,拍摄《醉美镇北台》纪录片、组织100名中国孩子心中最美长城手绘活动,并特意安排在母校榆林学院举办长城主题公益演讲活动。

高秋燕的业余时间大多留给了长城,她和“剪艺人生手作之美”的妇女们利用晚上时间创作长城主题剪纸,开发长城衍生品,实现让万里长城看得见和带得走。周末和节假日她和志愿者们带着自费制作的展板、宣传手册进学校、进厂矿、进社区开展保护长城宣传。

高秋燕曾说道:“长城保护并不是靠文物系统的人和社会各界的长城爱好 者就能保护好的,更重要的是要让生活在长城脚下的老乡,特别是孩子们了解 他们眼前的“那座土墙“和“那个土墩”就是长城,长城不仅仅是教科书上和影视片中“那条非常险峻的在崇山峻岭中 蜿蜒曲折的石头和砖块垒砌的墙”,因此需要我们更多地去做的就是让生活在长城脚下的那些人,特别是那些孩子们了解长城,给孩子们心中种下一颗保护长城的种子。”

通过高秋燕的努力,她身边越来越多的人开始思考长城的未来。她经常通 过报纸、电视和自媒体进行了广泛的宣传,动员更多的榆林人积极参加保护长城的志愿活动。2017年,她发起的“保护长城•加我一个”公益活动已经得到20多个国家要员的相应与支持。

正是由于她20年来,坚持保护长城、宣传长城。这么多年来,她也一直心系 社会,关注需要帮助的人。每年会向榆林的一家民家自闭症儿童机构、宋庆龄 基金会、马海德基金会捐款捐物,奉献自己的爱心。

高秋燕就是这样一个心怀榆林,榆林文化产业发展不断探索、研究的一位身负社会责任感的女企业家。(文章来源:作者本人供稿)