榆苑情缘
您当前所在的位置: 首页->榆苑情缘->正文

点点滴滴在心头

发布日期:2020年07月15日 14:15 来源:

点点滴滴在心头

作者:高云峰

榆林学院从1958年创办西安师范学院绥德分院算起,薪火相传60年,经历了五个阶段的发展,今天已经是塞上著名的高等学府了。

1984916 H,我走进当时处 于第三个阶段的榆林师范专科学校。从接新生的车上下来,班主任张进老师亲自领着我到了宿舍,亲手为我打开门锁。她手里拿着一串钥匙,门锁不好开着急的样子,永远定格在我的记忆中。

陕西教育学院招收中师起点专科学历教育的中学教师进修班,榆林籍的中 文、数学两个班就设在榆林师专,我学中文,我们班叫“中进八四”,是“陕西教育学院(榆林师专)八四级中文进修班”的简称,陕西教育学院授学历,榆林师专培养人,我们自然就是榆林师专的人。校徽是白底红字的长方形小牌牌:榆林师范专科学校。我把这个牌牌自豪地别在了左胸前,过了几天,我发现别这个牌牌的就我一个人。仔细想想,这个校名的三个定语都让人骄傲不起来,榆林,本乡田地,连本乡田地都没走出去,怎能叫出息? 师范,培养老师的,是一个家有二斗糠就没人 干的职业;专科,虽是大学,跟本科相比却矮了一大截。所以,有同学调侃我们是“稀饭专科学校”。我和他们不一样,八一年榆师毕业,工作了三年,重新获得学习机会,格外珍惜。工作已经有了,在哪里念书都是回 原单位,所以少了点虚荣,多了点实在。

学校在榆林西沙,记得当时西沙只有四个单位:师专、治沙所、三中、一八煤田地质勘探队。语七九级80年率先从绥德搬迁到榆林,传说他们这一级同学毕业时,为了找一个现代化的建 筑作背景,纷纷跑到治沙所楼前拍照留念。当时学校西边的教学楼、实验楼还没有建成。我入学的84年秋天,学校才最后完成了历时四年的搬迁,用苗常茂校长的话说:“实现了南北胜利大会师”。会师后的学校,周围没有商店、饭馆,进城没有公共车,更没有出租车。每到周日,同学们结伙进城看电影、洗澡、买日用品,来回要步走两个多小时。平时有事进城,自行车是唯一的交通工具,学校里有自行车的只有老师,临时有事进城就去和老师借自行车。那时,自行车是贵重财产,不亚于现在的私家车。老师们宿办合一的窑洞也就十几平米,但自行车绝不会放在室外。平时一有空,自行车擦得者光瓦亮。也不知道为什么,我那时有那么多要进城办的事,几乎把有自行车的老师借了个遍,不止一圈。我知道老师们把自己最心爱的物件借给学生“侵害”是多么的不舍,再说,进城的那道坡又坑洼又长。为了缓解老师的心痛,我是这次借这个老师的,下次借那个老师的。几圈下来,深深体会到给我们教文学概论的杨希老师最好说话,出借的态度落落大方,既不问你进城干什么,又不限制你还车的时间,还亲自用钥匙把车锁打开,把车子搬到门外,把车子交到你手上时,一定会说同 样一句话“咋慢点,注意安全!”“注意”的发音是zuyio我现在自驾的车是奥迪, 我有一个强烈的愿望:如果杨希老师愿意,我想开着我的奥迪车,拉上杨老师从师院到榆林城一口气打上十个来回。

师专的校园就坐落在毛乌素沙漠的边缘,东、北、西都是沙丘,每一座沙丘都高高地耸立在校园旁。爬上沙丘俯瞰校园,一排排的二层薄壳窑洞从南到北错落排列,一共有十二排。二层薄壳窑洞的西边是两栋灰色的四层楼,一前一后,一栋教学楼,一栋实验楼,南北走廊,东西教室。两栋楼每层的南边是阶梯教室,第四层有阶梯教室的部分,楼顶格外高出近二米。远远望去,两栋楼酷似两艘沙海中向南行驶的轮船。 我们中进八四几乎所有的课都是和中文八四的小师弟师妹们在第_艘“轮船“ 的第四层阶贓室里上。王雁、執先、王玉葆、张进、與奉、肖戈、李建中、马焕成、马世平、陈出新、张弘……几乎所有的老师都给我们留下极其深刻的 印象!现在我在大学工作,偶尔也进课堂听课,看年轻老师一节课从头到尾不停地念PPT,怎么也觉得不如我的老师们手里只持一本书,甚至只拿一枝粉笔干崩硬讲带劲。

对我而言,李震、刘政是两位对我有特别影响的老师。八十年代是一个百废待兴的年代,也是一个思想解放、百花齐放的年代。我尊敬的一位师专老师说:李震、刘政的性格,就是八十年代的时代性格。

一九八四年,年仅二十一岁的李震老师陕师大中文系毕业分配到师专任教,第二年接替杨希老师教文学概论。当时,我们的文论教材还是老版的,李老师把教材扔在一边,大讲“文学就是人学”,极力推崇“文艺美学”。正是李老师,让我知道了黑格尔,知道了王朝闻、朱光潜、李泽厚,知道了文学除了阶级性以外还有人性,还有美。一本一本去读他们的著作,一步一步走入一个未知的世界,由一个爱看故事,追逐情节的读者,变成一个爱在故事中探索人性,在情节中品味美的文艺青年。从此,目光不仅看见,还能看到,因为看到,人生有了更多的滋味。而李震老师年少才丰,博学多识,思维活跃,本身就是我们的“活教材”,从他的人和他的课学到的一样多。

上写作课的刘政老师思想超前,观念新颖,神釆飞扬,激情四射,每一节课座无虚席。我印象深刻的是有一节课刘老师专门讲“散文不能虚构”,从散文的文体特点、写作对象以及散文发展的生命力诸方面论证了散文不能虚构的道理。也许是刘政老师严密雄辩的论证 征服了我,我觉得刘老师的观点太正确散文不能虚构的理念影响了我一生,我写散文,无论人或事,情或景,坚持 不虚构,在素材取舍上下功夫,在细节描写上用心思,我把自己的写作称为“写实性创作”。喜欢我文章的人表示,就因为那点真吸引人,那点实感动人。师专毕业后我参加了西北大学汉语言文学本科自学考试,毕业论文选题就是“论散文的真实与虚构”,更加全面地发挥延伸了刘老师的观点。记得主持我论文答辩的是西北大学文艺理论教授,文学评论家刘建勋先生。原本十五分钟的答辩,进行了近四十分钟,考生对专家的答辩变成了考生与专家的辩论,而且是一对五。原以为专家们提出那么多问题, 我在辩论中言辞也有点激烈,心想论文肯定歇菜了,没想到不仅通过,还获得优秀等级。宣布完结果,刘建勋教授特别问到我专科毕业于哪里?我骄傲地告诉他:“榆林师专。”并且特别告诉刘教授,我的写作老师是刘政,散文不能虚构是我们老师的观点。

2013年我到云南师范大学考察,走进西南联大的旧址,我想到了坐落在毛乌素沙漠中的榆林师专,我的简陋的母校。豁然觉得对“大学者非有大楼之谓也,而有大师之谓也”有了最为清晰的理解,有好老师的学校才是真正的好学校。

1985年,贾永雄老师陕师大毕业分配到师专,接替张进老师当我们班的班主任,为我们上当代文学课。年仅二十岁的贾老师比我们班年龄最小的同学还小两岁。正是这种亦师亦弟的特殊关系,反倒使贾老师和我们走得特别近,关系特别亲。学校的北边有沙海子,每到夏天的周日,同学们就去这里游泳,不知从哪一天开始,但凡周日游泳就会叫上贾老师。没有女生,也没有泳衣泳裤,去了湖边就脱个精光,游个畅快。游累 了躺在沙丘上,用沙子把根子一埋,山南海北神聊。去年,我们中进八四建立 了微信群,贾老师还是“班主任“,喜欢在群里晒他的书法,大草,“仿毛体”。平心而论,贾老师的字写得真好。不管好坏,一放在中进八四微信群,点赞一片,叫好不绝!在中进八四的心目中,世界上最好的书法家名字叫贾永雄!

学校是在枯燥的沙漠里,但文化生活并不枯燥,各种体育比赛、各种演出活动此起彼伏,露天电影、青春舞会每周都有。尽管跳舞时音乐里会飘着一股酸菜味(白天饭堂,晚上舞场),但你会觉得跳舞时的酸菜味特别醉人!以至于我落下了一吃酸菜就想跳舞的病根。学校的社团有十几个,榆溪书社、北斗 诗社、集邮协会、演讲团等等。每一个学生社团都有老师做顾问,我参加的演讲团,聘请的顾问居然是校长苗常茂、 副校长李文芝,北斗诗社的社长干脆就是刘亚丽老师。因为参加诗社,知道了 舒婷、北岛、江河、杨炼,知道了朦胧诗、意识流,也是因为参加了诗社,结识了不在一个班但爱诗写诗的尚飞鹏、高晓定、焦炜、王淑玲……后来,亚丽老师成了著名的女诗人,每有她的诗作发表, 我只要看到,都会一遍遍地反复读。都在一个社里呆过,人家能写出来,我怎么连读都读不懂,心里不服!

校学生会办了一张蜡刻油印小报《校园生活》,相当于学生会的“机关 报” o我给投了一篇题为《校园剪影》的散文被采用,因为油印质量不好,这篇原本只有一千多字的小文有大约三百 多字模糊不清,三分之一的内容就不知道写了啥,更为严重的是作者姓名百分 之百看不清,三个字都模糊。为此,我专门找学生会主席朱序仁提意见。结果, 朱主席把我任命成主编,有一点嫌我们办的不好你来的意思。我来就我来,我又招引刘巨广、贺文智、曹建标、高艳霞作编委,王馨、李竹亚美术设计,每月一期,办起了 “月报”。蜡版刻写是给我们教现代汉语的马世平老师,马老 师忙不过来就刘巨广、贺文智上手。我们经手后,油印质量显著提高,最起码 刚刚拿到手一两天能看清,过一个礼拜保不住也会模糊不清。捧读我们的小报, 内容丰富,贴近生活,味道好(油墨喷香)、感染力强(看完手上、脸上全是黑那时候经常给《校园生活》写稿的人现在看,还都挺有出息,李治山、云兴华、 李艾平、蒋峰云、徐生伟、丁宁……曹建标编委思维活跃,多才多艺,既编又 写,既策划又创意,一会儿真名曹建标, 一会儿笔名“盼盼”,生生把《校园生活》办成“文艺报”,偏离了学生会“机关报”的大方向。朱主席不同意,高主编控制,曹编委很郁闷。那时,我就懵懂领悟到意识形态的领导权、话语权有多么重要!曹建标现在是中央电视台的编导,地位再高,成就再大,也是从榆林师专又香又黑的《校园生活》起步的。

我们常说对一个地方有感情,其实是对这个地方的人有感情;常说怀念这个地方,其实是怀念这个地方曾经遇到的人。我对母校榆林学院充满感情,我常常会怀念这个我生命中十分重要的地方,因为那里有我敬爱的老师,有过我青春年少时结识的许多同学。

最后我想说的是,在榆林师专上学期间,我追求到了自己的爱人,师专物 七九的一位“师姐”。上师专之前,我的追求毫无希望,毕业那年,我们结婚!也许,是师专使我更有档次,更有魅力!至少,字写得比原来漂亮,情书写得比原来动人。

20186月于内蒙古师范大学盛乐校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