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下乡 | 校友基金志愿者协会“探寻芳华路,共话榆苑情”社会活动纪实(二)
发布日期:2025年07月25日 19:29 来源:社会合作与校友工作处
在校友基金志愿者协会第一期采访结束后,我们来到了第二站蒲城。本期采访的校友是刘雪凤学姐,本次采访旨在了解刘雪凤学姐的个人经历与奋斗历程,这将为协会积累素材,凝聚校友力量,传承榆苑精神,激励莘莘学子。
刘雪凤,女,陕西蒲城人,硕士研究生,2005年12月加入中国共产党,2004年9月考入榆林学院生科院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2008年9月就读于西北农林科技大学,毕业后通过招考进入(原)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2019年3月至今就职于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工作认真负责,具有较高的业务素质,很强的事业心、责任感和协调能力。曾被退役军人事务部表彰为优秀个人,被省退役军人事务厅表彰为宣传思想工作先进个人,被市退役军人事务局表彰为退役军人事务工作先进个人,被县委表彰为优秀党务工作者,获得”三八红旗手”等称号。
刘雪凤学姐研究生毕业之后,在食品药品监督管理局工作了五年时间,后来被安排到了蒲城县退役军人事务局。在谈及与母校的情缘时,我们了解到当初由于二本分数线上涨,刘雪凤学姐被迫调剂到榆林学院生科院的植物科学与技术专业。她介绍说,她们单位的一个同事,跟她是同一个院系的,毕业后他选择去当兵,回来后被安置在她们单位,所以在蒲城每个人走的路都不同。还有一个生科院的校友,他的老家就在蒲城,毕业后回到蒲城当了老师,当时全县举办了一个关于“三支一扶”的征文比赛,他得了第一名,被调入县政府工作。虽然每个人走的路都不一样,但是最后都相聚在了蒲城。
刘雪凤学姐在回忆大学期间考研经历时,说道:“我们系讲过一堂课,那堂课讲的内容是一棵树如何进行水土保持,恰好考研考到了这道题,那道题我答得满满当当,周围同学都用诧异的目光看着我,可能就是这一道题改变了我的命运,最后专业课第一,所以好多时候都是实力与运气并存。我们系当年一共有86个人,计划考研的大概有十几个人,最后同学们差不多都考上了研究生。”对于考公与当兵,刘雪凤学姐也给出了实在建议,考公竞争越来越激烈,一定要提前做准备,别等大四才动手。而当兵是个人情怀与国家大义同频共振的选择,不仅有学费返还,考公、考事业单位还能加分,服役满12年还可以被安置,更能为祖国做出力所能及的贡献。只是体检把关较严,想当兵的同学应当提前做好准备。
采访的最后,刘雪凤学姐带领我们去参观了蒲城的老影院电影博物馆、清代考院博物馆、时间博物馆等地。跟着学姐逛博物馆,好像不是在看冰冷的文物,而是在听这座城市的‘私人记忆’——原来毕业不是结束,学姐早已把这里的故事,变成了自己的一部分。

从高考的“阴差阳错”到职场的“扎根生长”,刘雪凤学姐的经历告诉我们,人生的道路有很多条,每一种选择都可能通向不一样的精彩。无论是考公、考研、当兵、还是参加基层项目,提前规划、积极准备,总能找到适合自己的方向。愿学弟学妹们都能从这些分享中汲取力量,在未来的人生道路上走得更远、更稳。
文字:高梦仪
编辑:吴子悦
审核:何小红
终审:李 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