感恩同行,汇聚力量,筑梦未来——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校友助学金座谈会圆满举行
发布日期:2025年03月11日 15:18 来源: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
为强化校友与母校间的纽带联系,提升学生对母校的归属感与荣誉感,搭建社会与受助学生间的沟通桥梁,同时促进学校与社会的良性互动,实现社会价值的最大化,2025年2月26日下午14点30分,榆林学院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在3304会议室成功举办了以“感恩同行,汇聚力量,筑梦未来”为主题的校友助学金座谈会。校友马张伟、社会爱心人士付佳杏女士、校友基金会副主任何小红、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浪、受助学生代表及班主任参加了此次座谈会,会议由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党总支副书记刘浪主持。
座谈会伊始,党总支副书记刘浪详细介绍了校友马张伟及其助学金项目的实施情况与成果。马张伟校友的助学金项目自启动以来,已帮助多名学子顺利完成学业,取得了显著的社会效益。随后,特别介绍了本次发起捐助的社会爱心人士付佳杏女士的捐助情况。付佳杏女士作为马张伟校友的徒弟,深受其影响,决定向院系捐赠助学金,帮助更多学子实现梦想。
随后,付佳杏女士深情讲述了自己的奋斗历程。她分享了自己的成长经历并特别提到,正是受到师父马张伟校友的激励,她更坚定了回馈社会的信念。付佳杏女士表示,作为社会的一份子,应当将小我融入大爱,个人的成功离不开社会的支持,她希望通过自己的捐助,能够帮助更多学子在求学路上少一些困难,多一些希望。
校友基金会副主任何小红代表学校基金会向付佳杏女士颁发了捐赠感谢证书和纪念品,以表达学院对她慷慨捐助的衷心感谢。何小红副主任表示,付佳杏女士的资助不仅是对学子的物质支持,更是对他们精神上的鼓舞,激励他们勇敢追梦。
接着,4位受助学生分别表达了对付佳杏女士以及马张伟校友的感激之情。同学们围绕家庭实际、学业发展和日常生活,阐述了大学阶段的成长与收获。学业上,他们详细讲述了以刻苦钻研为基石,突破困难、超越自我并取得进步的历程。同时,还分享了参与校园活动的难忘经历,从组织实践活动到投身志愿服务,全方位提高了自身能力并拓展了视野。谈及未来规划,有同学表明会在学术研究领域深耕,计划深入学习,期望能为社会发展及学科发展添砖加瓦,同学们也立志弘扬公益精神,通过参与公益项目、助力弱势群体,将爱心传递,为社会和谐发展出力。同学们的发言,淋漓尽致地展现出榆林学院法学与历史文化学院学生自立自强、奋发进取的精神风貌,充分彰显了当代青年学子的责任担当与理想追求。
受助学生的班主任老师也在座谈会上表达了对付佳杏女士以及马张伟校友的感谢。她们鼓励受助学生要铭记这份恩情,将其转化为前进的动力,在学习上勤奋刻苦,在生活中积极乐观,努力锤炼自己的品德和才能,不负校友和社会的期望,早日成为国家栋梁之材。
最后,党总支副书记刘浪对本次座谈会进行了总结发言。他强调,懂感恩、知感恩是每一位学子应有的品质,校友的爱心捐助不仅是物质上的帮助,更是一种精神的传承,鼓励受助学生要珍惜这份关爱,努力学习,做一个对社会有用的人,并将这份爱心传递下去,帮助更多需要帮助的人。
座谈会在温馨而感人的氛围中圆满结束,全体与会人员合影留念,记录下这一充满温情与希望的瞬间,这是一场直击心灵的精神盛筵,为受助学生送去物质帮扶的同时,更给予了他们精神上的鼓励,让他们在成长的道路上多了一份坚定与力量,社会、校友与母校之间的情谊,在这场座谈会中得到了进一步升华,如同根系与大树,血浓于水,紧密相连,这不仅体现个人的感恩情怀,更是一种文化传承与责任担当的延续。
爱心的接力棒已然传递,它承载着前辈的期许与关爱,相信在这份爱心的照耀下,受助学生们定能在未来的人生征途上,以坚定的信念和无畏的勇气,跨越重重艰难险阻,感恩社会,回馈社会。